環境與設備檢查:
除濕環境:確保實驗室環境濕度盡可能低(有條件可開啟空調除濕),避免高濕度環境增加除濕模塊負荷。
電源與氣源:檢查設備電源、壓縮空氣(或氮氣,若需惰性環境保護)連接正常、穩定。
冷卻水:確認冷卻水供應正常(適用于需要水冷的除濕系統或冷凝器)。
設備組裝:確認干燥塔、旋風分離器、收集瓶等已安裝到位,各接口密封良好。
除濕系統啟動(核心步驟):
提前開啟除濕模塊(如轉輪除濕機或冷凍除濕機)。這是一個需要時間的過程。
等待除濕機將干燥劑或蒸發器冷卻至工作溫度,產出低露點(如-40°C)的干空氣。此過程可能需要30分鐘以上。
物料準備:
配制好料液。由于是低溫干燥,物料可能更富營養、更易滋生微生物,建議現配現用。
必須進行過濾(常用0.22-0.45 μm微孔濾膜或100目以上篩網),防止堵塞霧化器(尤其是超聲波或精密噴嘴)。
參數預設:根據物料熱敏性預設溫和參數:
進口溫度 (Inlet Temperature): 設定較低溫度,通常范圍在 60°C - 100°C。
進料速率 (Feed Rate): 設定較低速率,如 3 - 10 mL/min。
霧化參數:超聲波功率、離心轉速或霧化氣壓設為適中值。
風量 (Aspirator Rate): 通常設為100%,確保足夠風量帶走濕氣。
出風溫度保護:設定出風溫度報警上限(如45°C),防止物料過熱。
開啟總電源:打開設備主電源開關。
啟動系統:
確保除濕系統已運行足夠時間。
先啟動風機,讓干燥的空氣在系統內循環。
再啟動加熱器,對已除濕的干空氣進行加熱。
預熱與穩定:
等待進口溫度緩慢升至設定值。
關鍵步驟: 耐心等待出口溫度上升并達到一個穩定的平臺期。由于進口溫度本身較低,達到熱平衡所需時間可能與傳統干燥相當或更長。
此時,系統內充滿干燥的熱空氣,為低溫干燥做好準備。
啟動霧化器:啟動超聲波發生器、離心霧化盤或開啟霧化氣壓。
連接料液:將進料管插入料液瓶中。
開始進料與精細調節:
開始進料后,出口溫度會下降。
目標:通過緩慢調高進料速率,將出口溫度穩定在一個理想的低溫范圍(例如 35°C - 45°C)。這個溫度意味著物料是在溫和環境下被干燥的。
切忌:快速提高進料量導致出口溫度過低(<30°C),會造成干燥不徹底、產品發粘、粘壁。
啟動蠕動泵,從非常低的速率(如3 mL/min)開始進料。
核心監控:出口溫度。這是反映物料實際受熱溫度的關鍵指標。
過程監控:
持續關注出口溫度,確保其穩定在目標值。
觀察干燥塔內粉末狀態,應呈流暢的粉末流,無濕粉粘壁。
觀察收集瓶中的產品形態。
停止進料:物料耗盡前,先停止蠕動泵。
系統沖洗:
立即將進料管插入無菌蒸餾水中,運行泵一段時間,徹底沖洗整個進料和霧化系統,防止生物物料殘留滋生細菌或堵塞。
停止霧化與加熱:關閉霧化器(超聲波、離心盤或氣壓),然后關閉加熱器。
系統冷卻與吹掃:
保持風機和除濕系統繼續運行。
吹掃系統直至進口和出口溫度都降至室溫。此舉能防止系統內部因降溫產生冷凝水,避免滋生霉菌污染下次實驗。
關閉設備:依次關閉風機 -> 除濕系統 -> 總電源。
關閉氣源和水源。
收集產品:小心取出收集瓶。低溫干燥產品通常更“嬌貴”,需妥善保存。
無菌清潔(非常重要):
由于多用于生物制品,清潔要求極高。立即拆卸所有接觸物料的部件。
用純化水或溫和的清潔劑徹底清洗,必要時進行高溫滅菌或酒精浸泡消毒。
所有部件充分干燥后存放,防止微生物滋生。
記錄:詳細記錄所有參數(特別是穩定的出口溫度)和產品結果,為工藝優化提供數據支持。
耐心是美德:除濕和預熱過程需要時間,切勿心急跳過或縮短。
出口溫度是生命線:它比進口溫度更能代表物料的真實體驗,務必將其穩定在理想區間。
緩慢調節:所有參數調節,尤其是進料速率,都應微調、慢調。
清潔就是保護:徹底的清潔不僅能防止交叉污染,更能保護您珍貴的熱敏性樣品。
安全依舊:即使溫度不高,仍需注意用電安全和高處設備的穩定性。
遵循此流程,您將能最大限度地保護益生菌、酶制劑、蛋白質等熱敏性材料的活性,獲得高質量的干燥產品。
上一篇:沒有了
4000526177
40119862@qq.com
運河北路1185號
掃碼添加微信
Copyright © 2025上海歐蒙 All Rights Reserved
備案號:滬ICP備14034580號-15